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探訪一家家企業,記者了解到,在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減負紓困等政策扶持下,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活力得到增強。
規模龐大的經營主體,是我國經濟的韌性所在,也是未來發展的基礎。
2022年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當年5月,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6個方面33項措施。
各地結合本地區實際,靠前發力、適當加力,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發現的60項典型經驗做法予以表揚。其中,山西省陽泉市創新運用“一賬清”工作法推動退稅紅利精準惠企、上海市探索打造“以數治稅”優化服務企業新模式、廣西壯族自治區推出“桂惠貸”提升融資便利度、福建省廈門市實施“財政政策+金融工具”紓解企業流動性困難、湖南省“萬名干部聯萬企”常態化解難題優服務促發展、江西以改革為動力持續優化升級營商環境等經驗做法榜上有名。
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作用下,我國經濟去年底企穩、今年初回升,進一步引導經營主體強信心、穩定社會預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數量增加到1.6億多戶。
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日前,記者分赴山西、上海、福建、江西、湖南、廣西等地,探訪各地如何營造良好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2022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
生產線上,氣凝膠成型設備機聲隆隆;顯示器旁,工作人員緊盯設備運行中的各項數據……“不久前,我們接到一個總額超過1000萬元的訂單,大家都在加班加點。”山西陽中新材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趙重陽面露喜色。
幾個月前,受疫情沖擊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這家主要生產氣凝膠產品的企業,一度經營困難。“去年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資金壓力驟增。”趙重陽說。
增值稅留抵退稅款給企業送來“及時雨”。去年,陽中新材先后3次申請留抵退稅,每次都在24小時內到賬。“金額總計5302.76萬元,幫我們緩解資金壓力,技術研發得以順利推進。”趙重陽說,兩個月前,企業技術人員實現突破,將氣凝膠保溫隔熱性能提升了20%。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直接有效的辦法。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重頭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改進因增值稅稅制設計類似于先繳后退的留抵退稅制度,今年對留抵稅額提前實行大規模退稅”“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2022年4月起,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正式實施: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并將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由60%提高至足額退還;將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的范圍,從先進制造業擴大到全部制造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當年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對制造業新增增值稅留抵稅額即申即退,到賬平均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
“退稅比例提高、行業范圍擴大、到賬時間縮短,對于稅務部門而言,意味著業務量陡增。”陽泉市稅務局副局長楊慶萍介紹,為提升審核效率,陽泉市稅務部門探索出“一賬清”工作法,實行全市上下一套賬管理、一體化運作,建立統一數據平臺,變人工審為數據“跑”。
“去年,陽泉市稅務局共為1852戶企業退稅總計20.35億元。”楊慶萍說,從申請到退稅落地,平均用時由最初的兩周,壓縮到現在的1.1天。
今年1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2022年度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留抵退稅款應退盡退,稅務部門建立符合條件納稅人清冊,提前摸清退稅底數,逐戶幫助納稅人算清退稅金額,通過電子稅務局自動預填85%以上申請數據,及時完成退稅審核辦理退付,企業退稅資金從申請到入賬平均用時同比壓縮40%,其中制造業增量留抵退稅平均用時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
政策落地不僅要快,更要精準。經營主體規模龐大,申報材料千頭萬緒,好政策如何“靶向”推送?在上海,稅務部門通過搭建包括基礎征管、納稅服務、政策支持等300多個標簽的數據管理平臺,描摹企業數字畫像,2022年累計精準推送優惠政策42批次、1719萬戶次。當平臺監測到應享未享數據后,基層稅收網格員會即時收到相關信息,他們將“點對點”跟蹤輔導辦結,確保納稅人足額享受優惠政策。
“5500萬元扣除額度”“800多萬元免稅稅款”——去年10月中旬,上海市青浦區稅務局第十九稅務所一級行政執法員王智煥在平臺發現,上海榮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項待辦事項中,這兩個數據十分顯眼,“有一項優惠政策,企業可能還沒注意到,得趕快提醒。”
原來,榮泰健康作為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其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以享受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在以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僅在次年匯算清繳時享受,去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從當年起,企業可以在每年10月份預繳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提前享受當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因此,榮泰健康能至少提前半年享受800多萬元稅款減免。
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榮泰健康財務總監廖金花發現,這樣的“驚喜”數次自動投遞到企業賬單上,有力幫助企業穩定了資金鏈。“去年第三季度起,榮泰健康的銷售業績開啟了V形反彈,直至現在,上升勢頭不減。”廖金花說。
在1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2022年全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主要包括:累計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2.46萬億元,超過2021年全年辦理留抵退稅規模的3.8倍;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超8000億元,新增降費超2000億元;辦理緩稅緩費超7500億元。
“稅費支持政策特別是留抵退稅政策直接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和資金壓力,有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王道樹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家稅務總局對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調查顯示,2022年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
來源:人民日報
電話:0592-5026880
地址:中國廈門環島東路1811號中航紫金廣場B棟17樓1703室
Copyright ? 2021 勢道(廈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