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于9月26日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并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為保障經濟穩定發展,將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確保必要的財政支出,并切實做好基層“三保”工作。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明確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并著重指出要“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效果顯著,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悉,2024年1月至8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超過1.8萬億元,有效加快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和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減稅降費的紅利在實體經濟發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制造業持續向中高端邁進。今年前八個月,我國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6%,占全部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29.7%,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銷售收入占比分別提高至16.5%和15.6%,顯示出我國制造業價值鏈布局的中高端趨勢。
二是數實融合程度加深。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2%,企業采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8.6%,反映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水平的提升。
三是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4%、19.9%和5.8%,清潔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車整車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12.4%和33.6%。
此外,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對稅費服務和稅收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稅務部門近年來圍繞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不斷完善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營造了更加有利的稅收環境。
來源:環球網
電話:0592-5026880
地址:中國廈門環島東路1811號中航紫金廣場B棟17樓1703室
Copyright ? 2021 勢道(廈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